衡阳日报 | “老旧小区”提升幸福指数 ——石鼓区青山街道西湖一村推进城区治理标准化建设侧记
2022-03-16 23:03:0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共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罗亮华 | 作者:莫雄飞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987

点击在线阅读

■文/图   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   莫雄飞

近日,西湖一村“社情驿站”内传出阵阵欢笑声——业主刘某与舅舅长达5年之久的家庭纠纷,经社区调解员数月的耐心调解,终于得以圆满解决。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见证下,两人冰释前嫌,重归于好。

近年来,石鼓区青山街道西湖一村以居民自治为抓手,以推进城区治理标准化建设为契机,积极探索法治物业小区标准化建设。几年下来,小区各项管理服务更到位,生活环境更舒适,小区群众的安全感、幸福感与日俱增。

抓居民自治,业主生活更暖心

3月11日上午9时,一辆小车缓缓驶近西湖一村社区大门,值班门卫廖正元上前询问,记下车牌号,叮嘱车主将车辆停放在停车位内……社区服务站站长蒋吴飞告诉记者,西湖一村在没搞城乡治理标准化之前,院子里面很乱,车辆到处乱停乱放,严重影响了小区群众出行。

2019年,西湖一村在社区党总支的引导下成立了自治业委会,成员由小区居民组成。业委会成立后,首先开展车辆管理。自治业委会与有车的业主协商,达成每车每月收取80元作为车辆管理费的意向。这笔钱由业委会自收自支自管,专门用于发放门卫工资以及日常车辆设施维护费用。

“这两年小区已看不到乱停乱放的现象,群众出行不再困难,消防通道也通畅了。”自治业委会主任陈伟告诉记者,“小区为方便子女回家看望父母,还专门设置了‘孝心停车位’,子女们回小区,每月有5次可免收停车费。”

抓物业服务,居民出行更放心

周末傍晚,家住西湖一村10栋的王一鸣老人从外面散步回家,只见他径直走到楼下铁门前,对着显示屏看了一眼,“嗒”的一声轻响,铁门自动解锁,整个进门过程非常方便。

“自从小区安装了这套门禁后,我们出门很放心,楼道里的卫生也干净多了。”说起小区新引进的智能安防系统,王一鸣啧啧称赞,“小区像我这样的老人很多,这套系统太贴心了,只要哪位老人48小时没出过门,系统后台就会报警,业委会成员就会上门询问,这样可以防止老人发生意外。”

安防系统让小区的管理变得更方便、更智能,石鼓区政府眼下正在辖区内大力推广。“政府出大头,每户百姓只要交200元即可加入系统平台。”青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雪晖说。

“目前,西湖一村在这项工作中走在了全区前列,下一步,我们会积极发动所有住户尽快安装这套系统。”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素瑜说。

抓矛盾调解,群众生活更舒心

去年10月,西湖一村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立,社区居委会为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——“社情驿站”。“社情驿站”工作室的宗旨是帮助百姓化解矛盾、处理家庭纠纷、解决百姓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居民对小区管理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可以来反映。调解员由社区党员、热心居民和专业法律人士组成。

“‘社情驿站’虽建立时间仅半年,但已为小区群众排忧解难、调解各类纠纷30余起。”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队长曾晓芝称,“自从有了‘社情驿站’,群众之间、干群之间就有了沟通平台,增加了沟通机会,邻里之间的矛盾随之减少,群众、干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睦,小区近些年也从来没出现过上访人员。”

社区还重新修缮了“崇法亭”,为居民提供了休闲、交流的平台;在人员聚集场所、醒目位置设立了法治文化墙,让居民在不知不觉间接受法治思想的洗礼;社区还组建了法律援助队,不定期为社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、提供法律援助,教会群众以法律为武器来解决身边的矛盾纠纷。“下一步,西湖一村会继续按照衡阳市城区治理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要求,因地制宜做好社区管理工作,让居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。”张素瑜表示。

责编:罗亮华

来源:中共石鼓区委融媒体中心

要闻
头条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